茶道,是一种烹茶煮茶的艺术形式,旨在展现生活中的礼仪、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茶道起源于中国唐代,并在宋、明代达到鼎盛,清代则逐渐衰落。茶道主要包括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和环境五境,同时配以思想、情感等,以追求“心”与“味”的享受。
1. 修行类茶道
修行类茶道强调通过饮茶来提升自我的思想,使精神超然物外,达到羽化而登仙或参禅修行的境界。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清净的饮茶环境,独自品茗而引发的思想启迪,将饮茶作为参禅、修行、得道的途径。随着饮茶数量的叠加,将饮茶所得所思,从表层的物质体验到深层次的心理升华,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 茶艺类茶道
茶艺类茶道注重的是茶汤形成的过程,探究一切影响茶汤品质的因素,寻求茶汤品质最大效用的发挥,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体现人文精神,表达对世界事物的发展理解与洞察知悉的能力。陆羽系统地把泡茶的整个过程融会贯通,形成一套以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环节的茶道艺术。每个环节融入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体验,追求内心无功利的精神愉悦。陆羽把茶艺当做文学作品来创作,给茶注入浓厚的文化,丰富了审美内涵,将平平无奇的茶艺点缀成生活的艺术。
3. 风雅类茶道
风雅类茶道则是将茶道当做一种观赏性的表演来诠释,强调物质文化的享受,把饮茶活动作为一种观赏性的表演来呈现。它体现了古人对茶道艺术的审美追求,更像是现代的茶道表演,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泡茶行为。
总结
茶道,作为一种烹茶煮茶的艺术形式,旨在展现生活中的礼仪、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通过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和环境五境,配以思想、情感等,以追求“心”与“味”的享受。茶道起源于中国唐代,并在宋、明代达到鼎盛,清代则逐渐衰落。茶道主要包括修行类茶道、茶艺类茶道和风雅类茶道三种类型。茶道在现代生活中依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茶道以德为中心,体现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提倡义重于利,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心态平衡,提高人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