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壶友都开始讨论如何判断紫砂壶的真假。其中,一条常见的判断方法是:紫砂具有独特的颗粒感,摸上去粗糙的是真的,光滑细腻的是假的。但是,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
紫砂的砂
紫砂是一种矿料,含有石英等介质颗粒。与其他瓷
目数是指每平方厘米上小孔的个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120目等等。目数越小泥料越粗,目数越大泥料越细。一般来说,60目以下的算是粗的,壶身的凹凸感、颗粒感就比较明显,透气性也较好。而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壶身表面就会比较光滑。
壶身摸起来的颗粒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手感,什么是粗什么是细可以说是比较主观的,壶身颗粒感只能作参考却不能作依据。
光滑表面
那些所谓假紫砂,大多是灌浆壶、添加水玻璃的手拉壶等等,这些工艺的泥料要求都是很细的,一般多为200多目。所以这样的壶出来,表面都是比较光滑的。
为了掩盖这一点,有的人会在表面进行喷浆,即将调砂的泥浆喷于壶表面,这样再进行烧制,壶表面就也会有颗粒感。但是这种颗粒感不同目数粗的那种,前者都是浮于壶表,而后者是融于壶身的。
综上所述,壶表面摸上去是粗糙和细腻,只能作为判断的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一个依据。判断紫砂壶的真假,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