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泡茶出汤时要不要“留根”真相揭秘(泡茶出汤到底要不要“留根”)

2023-09-25 02:48 分类: 茶煲汤 阅读:1488
 
泡茶时,我们常常需要将茶倒入公道杯,俗称“出汤”,但有些人会故意保留一点茶水在茶壶中,俗称“留根法”。那么,这种做法对茶汤的口感和品质有什么影响呢?本文将为您揭秘真相!

1.把茶倒尽与留根法的区别

A.把茶倒尽

冲茶之后,将茶汤倒入公道杯,壶身垂

直,耐心地等壶里面最后几滴茶汤滴尽,也有人习惯上下甩几下的。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最后几滴茶是最浓的,可以说是精华成分,如果没倒尽,茶汤浓度不够;二是把茶倒尽可以避免茶叶一直泡在水里,等到下一泡茶的时候因为泡得过久而苦涩。

B.留根法

故意不把茶倒尽,而是保留一点点茶水在壶中,留给下一泡。如果前几泡都把茶汤滴尽,到后面几泡几乎就没味了,尤其是味淡的茶。留根法可以保留一些浓茶汤在壶里,留给下一泡,这样可以让连续几泡茶浓度下降不会太快。

2.这样的情形,需要把茶倒尽

使用小茶壶、小盖碗(约100-250ml)泡茶,属于比较注重茶的滋味和香气的功夫茶泡法,需要把茶倒尽。如果茶汤没有倒干净,留在壶里,壶体积小,不仅会导致茶底又浓又苦,香味还不好。即使下一泡加水冲泡稀释,茶仍然会带有过久浸泡的闷味。通常来说,泡茶一定要耐心把最后的茶汤滴尽,再把盖子打开,防止茶叶受热闷坏。

3.这样的情形,适用于“留根法”

需要大量、快速、便捷泡茶的时候,采用“留根法”。这种情形相对功夫茶泡法来说,对茶汤品质要求较低。比如用玻璃杯泡茶时,茶水是一直接触不分离的,喝到下半杯,茶汤越来越浓。喝完一整杯,第二杯再冲泡时浓度下降落差很大,到第三杯几乎没什么味道了。所以,可以在杯中保留一定量的茶汤,再冲下一杯。

或者是人多需要用大壶泡法时,茶叶浸泡时间比较久,如果不留一些“底料”,下一壶茶可能就淡如水了。同理,大壶茶泡法也需要在壶里留部分茶汤,再冲下一壶。

4.“留根法”具体怎么用?

主要是按照泡茶情形来选择出汤方式,注重茶叶品味的时候,使用功夫茶泡法需要把茶倒尽;注重效率和便利的时候,使用杯泡、大壶泡法用“留根法”更好。

“留根法”的使用,对于茶类来说也有所不同。

味淡的茶,如绿茶、白毫银针等,在使用杯泡或大壶泡法时“留根”约1/3,而用功夫茶泡法可以仅留下最底层的水不要滴尽;味浓而浸出较快的茶,如红茶、熟普等,使用功夫茶泡法不“留根”,而用杯泡、大壶泡法可“留根”约1/5。

同样的茶,不同的人泡差异很大,就是因为泡茶过程中有诸多细节影响茶的味道。掌握了基本的泡茶方法之后,细节就成了茶人进阶的捷径。

“留根法”的运用,正是注重细节的表现。泡茶方法没有绝对的对错,多尝试多比较,泡茶才会越来越好喝。
郑重声明:喝茶属于保健食品,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茶香四溢,温暖人心】——品味幸福,尽在

【茶汤冷后浑成因揭秘:茶黄素、茶红素与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暂无相关内容

关注我们

    二维码

文章标签

< > Popup Imag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