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品尝茶叶时,经常会遇到茶汤浓淡不一的情况,有人认为淡的茶口感不好,而有人则认为浓的茶口感更佳。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茶汤的“饱满度”与“浓淡度”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两个概念。所谓“饱满度”是指茶汤入口后一种浓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比喻来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家里的老火靓汤口感很好,饱满鲜爽;而街边的涮锅水汤加了五花八门的调料,也仅仅是味道浓。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喝多了你就会明白,你所谓的淡和浓,可能只是味道上的刺激性,不能作为判断茶叶品质的依据。
那么,我们该如何判断茶汤的“饱满度”和“浓淡度”呢?从茶叶的内含物质来讲,主要影响味觉的有以下几个成分: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甜、鲜爽;其他芳香物质等。我们常说春茶好,春茶就是茶氨酸含量高,甜度、鲜爽度高,苦涩度低。
再从工艺因素来解释,为什么要把便宜的茶做得浓,把贵的茶做得淡呢?资质平平的原料,或许采摘时间晚、生长环境较为一般、内含物质含量低、品种香气不明显等等,为了消除这一类负面的感知,茶人下手就要“重”一点,所以你就会喝起来浓一点。而高端的原料,要最大限度保留它本身优秀的饱满度、鲜爽度、品种香气特点,因此稍微轻一点,你喝起来也感觉淡一点。
总之,区分茶汤的“饱满度”与“浓淡度”并不是取决于茶叶的价钱,而是取决于茶叶的品质和工艺。我们要多了解茶叶的内含物质和制作工艺,才能更好地品鉴和欣赏不同口感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