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茶艺是一门极为重要的事情,茶具的研究和制作更是茶艺的核心。而宜兴和相邻的长兴生产的岕茶,因为口感独特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这个背景下,茶人许次纾对宜兴的片茶情有独钟,并对茶具的研究和品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许次纾(1549-1604
在论述“瓯注”时,许次纾说:“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宣、成、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拣圆整,勿用呰窳。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上品真锡力大不减,慎勿杂以黑铅。”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宜兴紫砂器和锡器茶具的地位是相当的,而许次纾所赞赏的紫砂壶器具不是指的一般器具,而是名家所作的优质茶具。
在品鉴茶具时,许次纾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砂性微渗,又不用油,香不窜发,易冷易馊,仅堪供玩耳。其余细砂,及造自他匠手者,质恶制劣,尤有土气,绝能败味,勿用勿用。”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质量不好的茶具,不仅口感会变得糟糕,而且会让人感受到土气。
【结语】
在明代,茶具的研究和制作已经成为了茶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许次纾对宜兴的片茶情有独钟,并对茶具的研究和品鉴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茶学著作《茶疏》被誉为“深得茗柯至理,堪与陆羽《茶经》相表里”,为我们了解明代茶具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