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传承中,茶具作为茶文化中重要的载体,在茶艺文化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古至今,茶具种类繁多,其中竹木茶具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茶圣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都是用竹木制作的。不过,这种茶具最大的缺点
随着生活的发展,茶文化逐渐在大众人群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品茶文化也逐渐开始盛行。如今,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竹木茶具来饮茶了,不过用木罐、竹罐来装茶,却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还有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绘以山水图案的乌龙茶木盒,其制作都十分精良、别具一格,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其中,清代时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的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其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够保护内胎,减少损坏的同时,还可以使泡茶后不易烫手。
除了实用价值之外,跟竹木茶具相比,竹编茶具还富含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至于很多人购置而只是用于收藏和摆放。如今,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竹木茶具来饮茶了,不过用木罐、竹罐来装茶,却仍然随处可见。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还有福建省武夷山等地的绘以山水图案的乌龙茶木盒,其制作都十分精良、别具一格,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