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是孕育、盛载茶的器具,是我们鉴赏和品饮茶汤的媒介。茶具的种类、形态和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美味的茶汤,还有愉悦心神的效果。在挑选茶具时,我们要注重材质、大小、形制等因素,让茶具与茶汤相辅相成,共同演绎出茶的韵味。
茶室四宝中的玉书煨,是一款赭色薄瓷扁形壶,容量约为250毫升。水沸时,盖子“卜卜”作声,如唤人泡茶。在煮水的过程中,玉书煨能够带给茶人茶汤无限的灵感。而潮汕炉,则是烧开水用的火炉,也是茶室四宝之一。
【茶壶:茶具的中心】
茶壶是茶具的中心,壶的大小、泥料、形制等也关系到茶汤的香气和韵味。明代对壶器主张以小为贵,“壶小则味不涣散,香不躲搁”;许次纾在《茶疏瓯注》中指出,银锡制壶有利茶汤,其次是内外施釉的瓷壶,可惜老瓷壶大多不耐沸水骤浇,瓷身易裂。而江苏宜兴砂壶虽深受当时的茶人推崇,仍需避免烧结温度不足,土气败茶。
在选购茶壶时,我们要注重壶的大小、泥料、形制等因素,让茶壶与茶汤相辅相成。同时,还要检查壶盖的紧密度,以及壶的周身是否匀称,壶口是否圆,壶嘴、壶纽、壶把三点应对直,成一直线,拿掉壶盖,把壶倒放在桌面上,壶口与壶嘴要相平。出汤爽利,水柱要急、长、圆、挺,如果流速过慢,就会影响茶汤的品质;壶嘴的断水要明快干净,不滴水和不倒流。
【茶具的附件:壶承与盖碗】
壶承,本来的功用是为了保证席面的整洁干爽,承接淋壶的热水。淋壶的目的是为壶加温,以泡出茶的精美真味,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叶,才用得上淋壶,此时须选用深腹的茶船,以便承接淋壶的热水。使用深腹的壶承泡茶时,要记得随手倒掉淋过壶的热水,不要把茶壶久浸在已经冷却的凉水之中,否则,不但使壶温下降,泡不出美味的茶汤,而且日久之后壶身会产生上下两截色泽。
盖碗,又称盖杯,是含盖、碗、托三件一式的茶器。清代北方流行花茶,茶汤容量较多,具保温功能的盖碗便发展起来。盖碗的口大,揭开碗盖,茶汤、叶形都能观赏得很清楚。饮时多以盖拨茶,可直接啜饮,还可以拿起杯盖,移至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