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中,唐代茶具显得尤为珍贵。这套短柄煮茶工具分为茶罐和茶漏两部分,均为陶瓷质地。茶罐高11厘米,罐身最大直径12厘米;茶漏高4厘米,直径为6厘米。整个茶具造型古拙而不失优美,器形简洁却颇为实用,其内陷并向外延展的口沿设计
【细节之处体现古人的细致用心】
从细节上看,茶漏底部用于过滤的17个小孔,大小相当,排列讲究,间距适当,尤其内孔圆润,充分反映出古人的细致用心。每个小孔都严格控制着茶叶的过滤速度,确保茶汤的口感和品质。
【还原历史,了解唐代茶文化】
经行家鉴定,茶罐应是唐代专门用来煮茶的器具。煮茶法在唐代尤为讲究,而泡茶法则是从朱元璋之后才得以普及。因此,茶罐应为唐代茶具中专门用来煮茶的器具。
【茶具煮茶,体验传统茶文化的韵味】
在唐代,煮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首先,要用茶臼将茶叶捣碎研磨成末备用。接着烧水,水烧到开始出现有如鱼眼般的水珠,微微有声为一沸,可加入茶末,让茶水交融。二沸时边缘出现如泉涌,连连成珠的沫饽。这样的煮茶顺序被称为“三沸”。接着,将茶罐中的茶汤倒入品茶轩,让茶汤与茶具本身的文化底蕴相融合,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