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作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茶具制作也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峰。景瓷宜陶就是清代茶具的代表,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陶器为主要制作材质,清代的茶具制作以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时期最为繁荣。
康熙时期,景瓷除了五彩瓷为主外,还创烧了珐琅、粉彩两种新的
宜兴陶则是清朝文人和陶匠的结合,创造了紫砂茶具的辉煌。在清初、中期,第一大家为陈鸣远,名家还有邵茂林、邵旭茂等。乾隆中后期至道光年间,紫砂壶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陈鸿寿。
陈鸿寿,号曼生,曾设计众多壶式,由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制作,壶身上留有大块空白,自己刻铭,后人称"曼生壶式",多学之。之后,又出现黄玉麟、裴石民、朱可心等制壶名人。现健在的顾景舟又将制壶艺术推向顶峰,被誉为"一代宗师",与时大彬齐名。此外,还有蒋蓉等一批陶艺家,从而使宜陶始终居于最高水平的地位。
总结起来,景瓷宜陶代表了清代茶具的制作水平和艺术价值,是中国陶瓷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