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裤子说茶:午后,旧瓷置旧茶》刊出后,我们收到了许多读者的留言,对文中提到的景德镇玲珑瓷印象深刻,网络上也有许多“开汤帖”爱用景德镇旧瓷作为茶汤品鉴杯用。这种承载着回忆的玲珑瓷在当时主要由景德镇光明瓷厂生产,曾在国营大型瓷厂中最具代表性。
在景德镇最为风光的80-90年代,实际上还存在着许多二三线瓷厂,如景兴瓷厂、跃进瓷厂、新华瓷厂等。其中,最早成立、规模最大的“建国瓷厂”无疑最有代表性。我们在建国瓷厂的辉煌时期,可以“建国瓷厂”管中窥豹地见证景德镇瓷业的兴衰跌宕。
1949年,国家筹建“建国瓷业公司”。1950年4月1日,正式成立“江西省景德镇市建国瓷业公司”即为建国瓷厂之前身。1952年8月1日,建国瓷业公司正式更名为“景德镇市建国瓷厂”。50-60年代,该厂进入高速发展期,有职工数千人,生产能力大大加强,生产品种也进一步增多,产量直线上升。文革期间,和所有的景德镇瓷厂,亦或宜兴诸多紫砂厂一样,生产陷入停顿,大批技师被迫转业,工厂被割裂成为元件厂、螺丝厂,工人们有的还调做泥工、建筑工,还有的改行从事杀猪,搞搬运等。
十年动乱结束。该厂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这段黄金时间,该厂最高峰期,年产瓷近两千万件,销售额可达近2000万元,产品行销日本、加拿大、美国、意大利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进入1995年后,受市场经济大潮影响,曾经红红火火的“建国瓷厂”如别的诸多国营行业一般,生产改制,逐渐沉寂下来,热火朝天之生产景象不复再现。
“建国瓷厂”见证的是景德镇建国以后国企的兴衰,它的发展亦成为一段现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史。现在,虽然“建国瓷厂”已经不再如以前那般辉煌,但它的历史仍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