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建水,有一家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紫陶加工厂——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创立于1953年,它曾是建水最大的陶器加工厂,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老厂”。然而,在2000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体制问题,这个老厂逐渐走向了衰落,最终关停。如今,曾经
【老厂辉煌史:从合作化到工艺美术陶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对传统的民族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方式就是合作化。建水碗窑村的陶人们经历了这场变革,1953年成立了“陶器生产合作社”,从供销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发展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级,逐步改变了手工业的生产关系。这个小小的陶器生产合作社,成为了建水紫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紫陶创新之路:从平凡到独特】
建水碗窑村的陶人们并没有满足于简单的日用陶生产,而是不断创新,开发出许多独特的紫陶作品。普通日用陶占绝大多数,如单壶、罐、缸、烟灰缸、杯子等等,品种繁多。同时,美术工艺品也做得非常好,创新作品如今已是一件难求。这些紫陶作品不仅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老厂的辉煌时刻:狮牌汽锅成为轻工部优质产品】
建水工艺美术陶厂生产的紫陶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很好的口碑。其中,狮头牌紫陶汽锅曾两次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云南省优质产品。产品还曾获得国家天马金奖,并远销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因为产品质量上乘,老厂还曾被国家民委授予民族用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尘封的历史:紫陶一条街的辉煌岁月】
如今,建水紫陶一条街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虽然曾经的红砖烟囱已不再,但当地人仍然以此为荣,自豪地称之为“紫陶一条街”。漫步至中央广场,矗立着一支老厂拆迁留下的红砖砌成的烟囱。这标志着一个曾经辉煌的紫陶产业,已经成为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