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茶文化在我国愈发盛行,品茶这件事也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随着茶文化的复兴,茶道中独有的一些术语也开始在大众面前了。对于茶道新手来说,了解这些茶道术语有助于他们在品茶过程中更好地欣赏茶艺之美。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整茶道入门必知的25
中性术语
1. 茶性: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 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形容。
3. 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4. 苦、涩:苦是一种味道,涩是口腔中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5. 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6. 水味:茶汤滋味很淡薄,喝茶已经喝到水的甘甜味而非茶本身的甘甜,叫做水味。基本上水味出现在喝茶最后的阶段是正常的。
褒义术语
7.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8.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涌出。
9. 层次感: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10. 喉韵: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11. 饱满: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12. 果酸味: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13. 陈韵:经时间陈化而产生的韵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老茶中易感到。
14.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15.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特别是陈年好茶,人们说“入口即化,喝了没喝”“,是品老茶时人们对茶汤水性最高境界的赞叹语。
16. 爽朗: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17. 舌底鸣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贬义术语
18. 酸味: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19. 青味:杀青温度不够或时间不足而产生,严重时会有“青腥味”。
20. 锁喉: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21. 茶水分离: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22. 特殊术语:烟熏味、茶气、茶气内敛、茶汤内生等。
以上是25个茶道入门必知的中性术语,希望能帮助茶道新手更好地了解茶文化。让人们在品茶过程中,更好地品味茶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