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嫩、爽”是人们对于大多数食材的共同追求。茶叶也不例外。那么什么时候的茶叶最嫩呢?答案是春天。早在唐代,茶农们就开始只采春茶,而秋冬季节则留养茶叶。
根据季节变化和茶树新梢生长的间歇,茶叶可以分为春、夏、秋三季。其中,春茶是由越冬后茶树萌
社前茶是指在“春社”之前采制的茶叶,也就是大约在“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由于此时是春分时节,春茶非常细嫩,量少因此十分珍贵。唐代的时候,每年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应属“社前茶”。
火前茶是指在“寒食节”之前采制的茶叶,也就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也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
雨前茶是指在谷雨之前采制的茶叶,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时的茶叶滋味鲜浓而耐泡,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
古人追春茶
在唐代中期,规定进献的首批贡茶必须在每年清明皇室祭祖前贡到。因此,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