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吴中区太湖的洞庭山上,有一片美丽的茶园,这里就是碧螺春茶的产地。碧螺春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美丽的传说而闻名于世。
据说,碧螺春茶的种植始于唐代,历经宋、明、清三个朝代的传承,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民间最早叫它“洞庭茶”,又叫“吓煞人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交错种植,一行行青翠欲滴的茶蓬,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风,一片片浓荫如伞的果树,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茶的品鉴方法也很特别。用玻璃杯冲泡,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碧螺春茶不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使其成为苏州吴中区的一种文化符号。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苏州吴中区,一定要品尝一下碧螺春茶,感受这种千年传说的美妙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