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碧螺春的制作工艺,了解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吧!
【萎凋:自然风干的过程】
萎凋是制作碧螺春的第一个步骤。将采摘来的茶青在阴凉处摊放,使茶青失去部分水分
【杀青:炒制的关键步骤】
杀青是制作碧螺春的关键步骤,也是制作过程中最危险的一个环节。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到190~200℃时,投入500克的茶青,以抖为主,双手翻炒,以保证茶叶的均匀受热。在这个过程中,茶叶被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条索形成的过程】
接下来是揉捻过程。锅温降低到70~75℃,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当茶叶达到六、七成干时,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搓团显毫:呈现茸毫显露的效果】
搓团显毫是将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历时12~15分钟。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茸毫逐渐显露,让茶叶看起来更加美观。
【烘干:固定形状,继续显毫】
最后一个步骤是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以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这个过程中,茶叶的形状得以固定,茸毫得以保持,口感更加醇厚。
【品饮碧螺春,领略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流程,充分体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从萎凋到烘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心制作和把握,才能呈现出碧螺春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在品尝碧螺春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传统茶文化的韵味,更能领略到现代茶艺的创新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