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还有一个名字叫吓煞人香,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有些奇怪。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在清朝康熙年间,洞庭山上的茶树长得特别茂盛,采茶姑娘们采下来的茶用竹筐装不下了,就多余的茶放在怀中。这些茶得热气后透出一阵异香,采茶姑娘们争呼吓煞人香
后来,康熙皇帝下江南,巡抚宋荦以此茶进献,康熙帝对茶大加欣赏,但觉得名字不雅,便据其采撷于碧螺峰,茶色碧绿,形曲似螺,又值早春采撷,因此钦定茶名碧螺春。从此以后,碧螺春茶就成为了历年进贡之茶中珍品。
【产地】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