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这种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的传统名茶。它的制作工艺包括萎凋和干燥两道流程。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萎凋是核心工序,需要多次反复的晾晒过程来完成。这个过程中,鲜叶会随着萎凋而脱水,使得茶叶中的水分得以散发,从而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白茶的制作工
其中,摊晾是白茶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将采摘的鲜叶均匀地摊在筛子上,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静置一晚上,使其自然干燥。
接着,是萎凋工序。这个过程中,日光萎凋是将茶叶和水筛一同晒在太阳下,晒2-3小时后移到阴凉通风处。到下午3点后阳光不那么强烈时,再移出来晒到日落。第二天,将前一天筛好的茶叶拿出来,继续重复前一天的晒晾过程。
但是,这种工序非常耗时,而且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容易造成茶叶的损坏和浪费。因此,茶农们进行了改良,模拟自然日晒环境,在萎凋槽中进行萎凋。萎凋槽就是上面平铺茶叶,底部送热风,热风可以使得茶叶的多余水分散失掉,使得茶叶更加干燥。
最后,是干燥工序。烘焙的目的是让白茶再次脱水,提高香气和滋味鲜爽度。将半萎凋的茶叶放入烘焙机中,大概到用双手揉捻茶成粉末、一折即断,含水量在6%以下即可。
整个白茶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却不平凡,充分彰显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匠心独运。白茶的制作,不仅是一种传统工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