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中国传统饮品,炒茶技艺更是茶叶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根据茶农们的经验总结,茶叶炒制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即第一锅满锅旋,第二锅带把劲,第三锅钻把子。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茶叶炒制的具体技巧。
一、第一锅满锅旋
这一步是茶叶炒
二、第二锅带把劲
在第一锅炒制后,茶叶已经充分受热,叶子已经变得柔软。此时,需要将茶叶扫入第二锅内,继续杀青和初步揉条。这一步需要略低于第一锅的温度,约180-200℃,并带把劲,使叶子随着炒茶扫帚在锅内旋转,开始搓卷成条。同时,要结合抖散茶团,透发热气。当叶片皱缩成条,茶汁粘着叶面,有粘手感时,即可扫入熟锅。
三、第三锅钻把子
在第二锅炒制完成后,茶叶已经比较柔软,茶汁容易粘着叶面。此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做细茶条。在第三锅中,锅温比第二锅更低,约130-150℃。此时叶子已经比较柔软,用炒茶扫帚旋炒几下,叶子即钻到把内竹枝内,有利于做条。稍稍抖动,叶子则又散落到锅里。这样反复操作,使叶子吞吐于竹帚内外,把杀青失水和搓揉成条巧妙地结合起来。
四、炒制过程中的四大禁忌
1. 茶叶杀青后忌立即揉捻。因为在杀青过后茶叶中的含水量明显提高,如果马上进行揉捻,茶叶中的茶汁很容易被挤出,让成茶失去应有的色泽,使其变成暗黑色。
2. 茶叶烘焙忌用炭火加笼烘形式。这种传统的烘焙方式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适用,但它烤出的茶叶常常带有木炭味的异味。如今制茶最好使用烘干机烘茶,烘干机不带异味能够有利于制出色香味较好的绿茶,同时还可以节约能源。
3. 茶叶干燥过程不宜低温长烤。低温长烤制出的茶叶色泽暗、汤色黄、香味钝熟,只能够制出下品茶。不过也有例外,黄茶就适合用低温长烤。
4. 茶叶干燥不足是大忌,正常情况下干茶含水率在5%左右。如果茶叶没有达到足干,在存放过程中就会逐渐出现问题,茶叶的品质会随之下降,最终导致茶叶价值下降。
总之,茶叶炒制技艺需要掌握好时间、力度和技巧,才能制作出高品质的茶叶。在实际操作中,要遵循“三句话”的原则,并牢记炒制过程中的四大禁忌,才能炒出好茶。